? 中新网北京8月9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、科学出书社出书的《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》8月9日在北京首发,新书进一步从术数史、民俗史、社会史等角度展现西汉时期的社会细节。 考古掘客出土简牍文献的主要收获 《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》图书为8开本上、下两册,上册对年月跨度为西汉早期后段到西汉中期的周家寨墓地的21座汉墓举行周全叙述;下册则整理宣布编号M8墓地出土的所有简牍内容,包括《日书》《文书》《告地书》《签牌》4类。 周家寨汉墓出土简牍生涯优异,内容富厚,书法细腻,学术价值重大,是中国近年来考古掘客出土简牍文献的又一次主要收获。简牍主体内容为《日书》,经缀合、编连后总数为502枚,可分为78篇,其中57篇为原有篇题,涉及昔人的衣食、居处、出行、婚嫁、农事、仕宦、生死、鬼神等社会生涯与信仰方面的宜忌与选择。其中,带有质朴唯物头脑的批判日书的文字内容也泛起在M8墓地竹简之中。 对构建汉代考古年月序列意义重大 作为中国2021-2035年国家古籍事情妄想重点出书项目、简牍高质量整理出书工程项目等主要效果,《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》通过对简牍的科学掘客和细腻化整理,为懦弱简牍的;ぱ芯刻峁┬碌氖导侗。同时,《日书》等新的考古资料问世,有望推动学界重新评估术数在汉代社会的影响力。 据对出土的《告地书》木牍文字举行剖析,周家寨墓地应与西汉桃侯国的公共墓地有关,M8墓地下葬年月、墓主身份明确,关于构建江汉地区以致天下汉代考古年月序列具有主要意义,对研究西汉侯国地理制度及其历史演变也大有裨益。 2000年,位于湖北随州西北郊的孔家坡墓地曾出土一批西汉前期《日书》。2014年,在与之毗邻的周家寨墓地再次出土一批西汉前期《日书》以及一枚纪录桃侯海内容的纪年木牍《告地书》。这两批出土年月、内容都很是靠近的《日书》尚属天下孤例,堪称“随州日书双璧”。 提供汉代头脑文化研究第一手资料 《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》新书宣布暨学术座谈会当天举行,中国事业遗址;ば崂硎鲁に涡鲁薄⒅泄盼淖盅芯炕峄岢の庹裎浠种潞匦。宋新潮指出,这批简牍不但确认了西汉桃侯国的地理位置,其富厚的《日书》内容更为研究汉代社会头脑、术数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。吴振武体现,《日书》这类术数内容资料,可以直接反应其时社会的头脑和文化,关于回复古代中国人的一样平常生涯、考察古代中国人的认知水平,都具有很是主要的价值。 座谈会上,简牍掘客、整理、出书团队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、北京大学、武汉大学等专家学者代表举行交流钻研以为,《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》也是一份考古报告,其多学科协同的科技考古研究,代表着考古质料整理研究的偏向,也富厚了对汉代考古的熟悉。 他们体现,湖北历年共出土战国楚简、秦汉至六朝简牍3.5万余枚,具有数目批次众多、时代序列完整、文本内在富厚的显著特点,因此是简牍的出土重地、;ひ睾脱芯扛叩。 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透露,2025年正值湖北江陵望山楚简出土60周年、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50周年,湖北将举行“睡虎地秦简出土50周年国际学术钻研会”,推动文明对话,增进交流互鉴。(完)